
专利分析是做好专利布局的前提,做好专利布局的前提是确定目标专利了解专利情况。建立正确的目标专利库需要从专利检索、专利分析等方面开始,是专利布局研究的前端明晰。
一、 专利挖掘的方法
专利挖掘是识别和提取技术创新点的过程,它涉及对现有技术的深入分析,识别改进点和潜在的专利申请机会。主要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两类:
正向挖掘是从研发项目或技术问题出发,分析项目的各个组成部分,找出每个部分的技术要素,进而挖掘出创新点。具体步骤如下:
从研发项目出发
将复杂系统拆分为硬件、软件等不同模块,对每个模块的功能、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将复杂技术分解为更小的组成部分,逐一分析每个部分的创新潜力。例如,在软件系统中,可以从模块的逻辑关系、信息传递方式和时序控制等方面寻找创新点。
从技术问题出发
针对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技术瓶颈,通过TRIZ等方法,识别技术问题的关键因素,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不同方法,形成新的技术方案。这种方法有助于挖掘出针对性强、具备实用价值的创新点。
基于现有专利进行反向分析,找出技术改进点或替代方案。通过专利数据库搜索相关专利,分析其技术特点、权利要求等,寻找可突破的创新点。
二、 专利挖掘的流程
一个系统化的专利挖掘流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调研:通过与研发人员的交流,了解当前技术项目的背景、目标和技术难点。
问题识别:识别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或不足,明确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分解:将技术项目分解为多个组成部分,逐一分析每个部分的技术要素。
创新点提炼:针对每个技术要素,寻找可能的改进点或创新点,形成初步的技术方案。
专利检索:通过专利数据库(如专利汇、智慧芽等)检索相关领域的现有专利,了解技术现状和竞争态势。
专利分析:分析现有专利的技术特点、权利要求和保护范围,找出技术空白点和改进机会。
技术评估:对挖掘出的创新点进行技术可行性评估,确保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创新点验证:在技术评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对创新点进行验证,确保其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而是经过实验或实际测试的可实施方案。创新点的验证可以通过原型制作、实验室测试、模拟仿真等方式进行,确保其具备真实的技术基础。只有经过验证的创新点,才能确保其在专利申请和实际应用中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避免将不可行的想法误认为是创新,通过验证的创新点不仅能够增强专利的可靠性,也提高了技术方案的商业化和落地实施的成功率。
市场评估:评估创新点的市场潜力和商业价值,筛选出最具价值的创新点。
专利布局:根据创新点的重要性和市场价值,制定专利申请的布局策略,确定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
申请计划:制定专利申请的时间表和地域计划,确保专利保护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根据技术方案撰写详细的技术交底书,技术交底书是专利申请的基础文件,其核心在于清晰、准确地描述发明的技术方案。技术交底书应突出发明的创新点,重点在于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并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和技术效果。技术交底书的内容应具备逻辑性和完整性,确保审查员能够快速理解发明的核心思想和技术贡献。
权利要求是专利保护的核心部分,决定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的设计应基于技术交底书中的技术方案,确保其覆盖发明的核心创新点,同时避免过于宽泛或狭窄。权利要求的设计不仅要确保发明的核心创新点得到充分保护,还要考虑未来可能的技术改进和市场变化,确保专利的保护范围具有前瞻性和灵活性。
三、 案例分析
接下来的案例分析将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通过两个不同领域的案例,详细展示如何将这些理论和方法落地,通过这种实践探讨,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专利挖掘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
案例1:新型手术刀的改进设计
1、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金属离子过敏风险:传统金属手术刀可能引发患者对金属离子的过敏反应。
热量与阻力问题: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摩擦阻力不仅影响切割效果,还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2、创新思路与技术挖掘:
材料替代:利用陶瓷或其他非金属材料替代传统金属,降低过敏风险。
表面涂层优化:采用新型涂层技术减少摩擦和热量积累。
角度调节设计:通过可调节刀片角度适应不同手术需求,提高手术精度。
除了针对金属过敏和热量与阻力问题进行材料替代、表面涂层优化和角度调节设计之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创新思路和挖掘更多的创新点:
深入技术需求与用户痛点分析
详细调研临床使用过程中外科医生和患者的实际需求,识别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不适或风险,如刀具的磨损、操作不便等。
对比不同手术场景,探索是否需要定制化或多功能手术刀,从而拓展创新点,例如,结合传感器实现实时温度监测或刀片磨损状态检测。
跨界技术融合
引入材料科学、表面工程及智能控制等领域的前沿技术。例如,探索纳米材料在刀片表面形成自润滑层,或利用激光熔覆技术提高刀片硬度和耐磨性。
借鉴其他领域的成熟技术,如汽车工业中使用的耐高温合金或航空器中采用的复合材料,为手术刀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3.专利文献检索与竞争分析
通过专利数据库(如专利汇、智慧芽等)对手术刀相关技术进行系统检索,分析现有技术的不足与局限,寻找可以突破的空白领域。通过检索发现现有手术刀专利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的改进、刀片形状的优化以及涂层技术的应用上,但在以下方面仍存在创新空间:
新的刀柄设计,通过人体工学原理,优化操作人员握持感和施力效果;
优化刃型设计,提高切割精度和降低切割阻力;
采用智能传感技术,例如在刀具上植入压力感应模块,实时监测手术压力,避免过度施压导致的伤害;
自清洁功能,现有手术刀在手术过程中容易积累组织残留物,影响切割效果。通过引入自清洁功能(如超疏水涂层、光催化材料等),可以在手术过程中自动清除刀片表面的残留物,减少手术中的清理次数;
通过专利文献检索,能够帮助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空缺,企业可以进一步挖掘如何将刀片表面微结构优化、智能传感和自清洁功能等融入产品中,从而制定出更具差异化和竞争力的专利策略。
案例2:高效固态电池制造技术
市场上出现了能量密度更高、循环寿命更长的固态电池产品,竞争对手已取得部分领先优势。企业希望在固态电池领域实现突破,打造具有安全性、环保性及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新型固态电池,从而占领市场先机。
2、创新思路与技术挖掘:
(1)明确核心重要的技术环节有哪些?
主要包括:固态电池涉及正负极材料、固体电解质、界面工程、封装工艺等多个环节。
(2)这些技术环节的主要技术突破点有哪些?
材料环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固体电解质的化学组成与物理特性。
工艺环节:粉末制备、涂布工艺、热处理、组装与封装。
界面处理:电极与固体电解质之间的接触、界面稳定性和低阻抗设计。
(3)确定核心技术点
界面优化技术:如何降低电极与固体电解质间的界面阻抗,防止界面反应产生不利副产物。
新型固体电解质配方:开发具有高离子传导性和稳定性的固体电解质,同时满足环保及加工要求。
组装工艺创新:确保电池在组装过程中达到均匀、紧密接触,并在后续使用中保持稳定性能。
技术点归纳:针对界面处理、固体电解质的组成比例及制备工艺、以及组装及封装工艺设计等关键环节构建核心专利保护范围。
3、确定技术实现细节
材料配方问题:
确定固体电解质中各组分的比例,保证既有高离子传导率又具化学稳定性;
探讨多组分协同作用的可能性,防止单一组分带来的局限。
工艺流程问题:
制备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时间和环境条件如何确保电解质晶体结构均一;
解决电极与电解质接触时可能出现的气隙、杂质沉积问题。
界面处理问题:
采用涂覆、热压或等离子体处理等方法改善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界面结合;
针对界面反应进行测试,确保长期循环稳定性。
批量化与自动化要求:
针对生产线自动化设备的耐腐蚀、精密控制要求,设计改良设备、工装、工艺;
针对因操作不均引发的产品性能波动,设计自动化控制程序。
需要对各项技术改进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和分类保护,明确哪些方案适合申请发明专利,哪些适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哪些方案应针对特定国家进行专利申请,而哪些核心技术必须作为商业机密予以保留。例如:
针对核心技术新型固体电解质配方、制备工艺及电池管理系统,申请发明专利,这种创新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和市场价值,适合通过发明专利进行长期保护;
界面处理及组装工艺中的机械设计和封装结构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这些创新虽然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申请实用新型,能够快速获得专利保护;
对于部分关键配方或工艺参数,如固体电解质的具体配方比例、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等,由于这些关键配方和工艺参数容易被竞争对手通过反向工程破解,建议将其作为商业机密予以保留,不予申请专利,通过商业机密进行保护,避免公开泄露核心技术。
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需求和专利制度,制定分区域申请计划,例如,针对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和南美洲,提前布局专利申请,为未来的市场拓展提供法律保障;考虑到固态电池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建议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申请专利,确保在这些技术领先地区的独占性。
通过这种分层次、分地域的专利申请策略,企业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核心技术,还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形成强大的技术壁垒。
通过上述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专利挖掘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专利挖掘不仅需要深刻的技术理解和市场洞察,还需要战略性的规划和执行,才能构建一个完善的技术保护屏障,从而确保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三、 结语
专利挖掘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思路。通过深入理解技术领域、关注市场需求和趋势、全面评估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制定合适的专利策略,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挖掘出有价值的专利信息。值得注意的是,专利挖掘必须基于真实的技术基础,创新点应经过充分的技术验证,确保其具备实际可行性和可实施性,避免无效或无法落地的技术方案。这种基于真实技术的挖掘和验证,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可以提升对研发成果的保护力度,防止无形资产的流失。
3)谁有权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
欧盟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检索资源
一、概述
欧盟知识产权局(EuropeanUnionIntellectualPropertyOffice,简称EUIPO)是负责管理欧盟商标(EUTMs)、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RCDs)、地理标志等的机构。欧盟知识产权局前身为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OHIM),它成立于1994年,2003年开始受理共同体外观设计。2016年3月,原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正式更名为“欧盟知识产权局”。
针对外观设计保护,目前欧盟提供两种方式:非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UnregisteredCommunityDesign,UCD)和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RegisteredCommunityDesign,RCD)。其中非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无须提交注册申请,自该外观设计在欧盟内首次为公众可获得(通过出版、展览、销售等方式披露,为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士所知)之日起即享有3年保护期。如果权利人希望获得更好的保护,可向欧盟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经欧盟知识产权局进行审查合格后,予以注册。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保护期为申请日起5年,期满后可续展,每次5年,最长保护期为25年。欧盟知识产权局官方注册的共同体外观设计在欧盟27个成员国全部有效。
二、欧盟知识产权局外观设计检索资源简介
EUIPO通过eSearchplus和DesignView为用户提供外观设计检索服务。
(一)eSearchplus
eSearchplus数据库收录了欧盟商标、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以及官方公报(欧盟商标、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官方公报)等信息。用户可免费检索2003年以来所有已经注册和申请注册的共同体外观设计。截至2025年1月,eSearchplus收录了超过177万件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相关数据。数据库界面支持英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等23种语言。
(二)DesignView
DesignView是由EUIPO开发维护的用于检索外观设计信息的工具系统。系统自2012年11月19日上线,目前用户可以免费通过DesignView对所有已经注册和申请注册的共同体外观设计和全球70多个国家/地区的外观设计信息进行检索。2015年9月,中国外观设计专利数据正式加入DesignView项目。截至2025年1月,系统提供超过2300万件外观设计数据。数据库界面支持中文、日本、德文、阿拉伯文等37种语言。
三、eSearchplus介绍
(一)进入方法
方法1. 输入数据库网址直接登录。具体网址为https://euipo.europa.eu/eSearch/。
方法2.通过欧盟知识产权局网站进入。登录欧盟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s://www.euipo.europa.eu/en),在主页上找到“SearchIPdatabases”板块,选择“eSearchplus”登录数据库。
(二)检索方法
eSearchplus数据库支持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两种检索方法。
1. 简单检索
进入eSearchplus,默认为简单检索页面。简单检索页面支持两种检索模式。
(1)文本检索。用户可在页面检索框中直接输入检索词,如外观设计文字元素(designverbalelement)、权利人和代理人名称等,点击最右边的“Search”即可检索。
(2)图片检索。用户可点击检索框右侧的相机图标或者直接将待检索的图片拖拽至检索框下方的蓝色区域即可上传图片。外观设计的检索最多可上传7张图片,支持JPG、PNG、GIF和TIF格式。eSearchplus还提供选择工具,帮助用户选择图片上想要检索的局部区域。
2. 高级检索
在eSearchplus的简单检索页面,点击“Advancedsearch”可切换至高级检索页面,在该页面上方的标签中选中第二个标签页“Designs”,为外观设计高级检索页面。
eSearchplus的高级检索支持多个字段和运算符之间的组合。检索字段分为五组,即外观设计基本信息、分类号、权利人和代理人、日期、优先权。
用户在eSearchplus高级检索页面左侧检索条件栏点击选择检索字段,相应的字段就会添加至页面右侧。用户也可以选择布尔逻辑算符,实现对多个字段的组合。不同字段默认用布尔逻辑算符“AND”连接。eSearchplus还提供4种检索结果与检索词的匹配方式,包括:包含(contains)、等同(is)、起始于(startswith),结束于(endswith)。此外,用户可在高级检索页面选择检索结果的排序方式,可根据设计号、申请日、A.1(共同体外观设计注册)公告日、注册日进行升序或降序排列。
eSearchplus支持星号(*)、问号(?)和双引号(“”)3种通配符,其中星号代表1个或多个字符(包括空格),问号代表1个字符(不包括空格),双引号用于精确匹配检索,即返回的检索结果与双引号内的检索内容完全一致。
eSearchplus高级检索页面的第五个标签页“DailyPublication”为公报下载页面。用户可选择公报的类型(其中RCD为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年份、期数和语种进行下载。目前提供2006年以来的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公报的下载。
(三)结果输出
1.检索结果浏览
系统提供了3种检索结果的浏览方式,即详情显示(DetailView)、列表显示(ListView)和图像显示(ImagesView),可供用户根据不同习惯和需求选择。点击所需的外观设计,可直接显示该外观设计的详细信息。
同时,eSearchplus还提供了结果筛选、结果导出和设置提醒功能。
(1)结果筛选:点击右上角的“Seefilters”,可以看到系统根据法律状态(DesignStatus)、所属的公报章节(Publishedin)、权利人国别(Ownercountry)、洛迦诺分类号(Locarnoclassnumber)4个筛选类别归类的检索结果情况。
(2)结果导出:勾选1条或多条检索结果后,点击页面左上角的“Export.xlsx”图标,将导出选中的检索结果,包括设计号、外观设计图片、文字元素、申请日、注册日、失效日、洛迦诺分类号、产品说明、法律状态、公告日、权利人名称、权利人ID号、权利人国别、代理人名称、代理人ID号等多个字段。
(3)设置提醒:点击“Setalert”,系统将会以电子邮件等方式推送符合用户检索条件的最新公告的外观设计信息。此功能需登录后使用。
2.文献详情浏览
eSearchplus的外观设计详情页面主要可分为5个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进度(Timeline)、往来记录(Actionsandcommunications)、外观设计图片(Graphicrepresentation)。其中,往来记录可查看与RCD(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注册或申请有关的案卷和电子文档,用户需登录后查阅。
第二部分包括外观设计基本信息(Designinformation)、产品说明(Indicationoftheproduct)、权利人信息(Owners)、代理人信息(Representatives)、外观设计人信息(Designers)。
第三部分包括展览优先权信息(Exhibitionpriority)、优先权信息(Priority)。
第四部分包括公告信息(Publications)、备案信息④(Recordals)、申诉信息(Appeals)、决定信息(Decisions)、续展信息(Renewals)。
第五部分是相关文件的信息(Documents),如外观设计证书等,登录后可查看和下载。
④备案(Recordal)是指在欧盟知识产权局登记簿(EUIPORegister)中外观设计信息发生的变更(如所有权变更、权利的取消等)。
四、DesignView介绍
(一)进入方法
方法1. 输入数据库网址直接登录。具体网址为
https://www.tmdn.org/tmdsview-web/#/dsview。
方法2.通过欧盟知识产权局网站进入。登录欧盟知识产权局网站(https://www.euipo.europa.eu/en),在主页上找到“SearchIPdatabases”板块,点击“Viewallsearches”后选择“DesignView”登录数据库。
(二)检索方法
DesignView主要提供2种检索方式:简单检索和高级检索。该系统支持中文检索界面。
1. 简单检索
进入DesignView默认为简单检索页面。简单检索页面支持文本检索和图片检索两种检索模式。
(1)文本检索。用户可在页面检索框中直接输入产品名称进行检索。如需检索其他字段,可点击“配置您的搜索设置”选择相应字段后输入检索条件。
(2)图片检索。用户可点击检索框右侧的相机图标或者直接将待检索的图片拖拽至检索框下方的区域即可上传图片。可上传1张图片,支持JPG、PNG、GIF和TIFF格式。目前图片检索仅支持法国、德国、奥地利等20多个国家的外观设计。同eSearchplus一样,用户可选择图片的局部区域进行检索。
2.高级检索
在DesignView的简单检索页面点击“高级检索”按钮,即可切换至高级检索页面。
DesignView高级检索提供地区、国家局、文字元素、设计号、申请号、洛迦诺分类号等21个检索字段。可选择一个或多个检索字段输入检索式,各检索字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与”。高级检索页面也支持图片检索,具体操作方法同简单检索。
(三)结果输出
1.检索结果浏览
DesignView的检索结果浏览页面可分为3个部分。
(1)菜单栏。该部分位于页面上方,提供多种检索结果的浏览和处理功能,主要包括检索结果导出、比较、预警、标签、统计以及切换浏览方式和编辑展示字段等。
(2)筛选栏。该部分位于页面左侧。系统从国家局、洛迦诺分类、法律状态、权利人名称、设计人名称、申请日、注册日期等7个方面对检索结果进行过滤分类。用户可通过勾选复选框,进一步筛选符合某一个或多个条件的检索结果。
(3)检索结果列表。该部分位于页面中部,展示了检索结果的基本信息。
2.文献详情浏览
用户可在DesignView查看某一外观设计专利的详细信息,
主要包括设计、产品说明、日期、国家局、权利人、代理人、设计人、通讯地址、公告、展览优先权、公约优先权、备案、续展等内容。
五、结语
综上所述,eSearchplus和DesignView在检索外观设计资源方面各具特点和优势。eSearchplus是一个综合性检索工具,它不仅可检索注册共同体外观设计、欧盟商标,查看和下载官方公报;而且图片检索功能强大,能支持多达7张图片的检索;还提供丰富的文献详情信息,可查看案卷信息和电子文档等。DesignView作为一个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工具,它收录范围广,可查询包括中国与欧盟在内的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观设计数据,并且支持中文界面。用户可根据需求,在eSearchplus和DesignView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库检索。
评价标准
独立权利要求是否构成解决技术问题的「最小完整技术方案」?
高质量体现
采用「必要技术特征」闭环设计
确保方案能独立实现发明目的
避免出现「缺省特征」导致的保护漏洞
1. 技术交底书的叙事革命
故事线架构:构建问题发现→方案构思→技术实现→效果突破的完整逻辑链
证据链强化:
▶ 实验数据:至少3组对比实验证明技术效果提升
▶ 仿真模型:CFD/FEA等可视化呈现技术优势
▶ 技术演进图:展示方案迭代过程突出创造性
2. 专利情报战
申请前,务必在专利数据库中进行初步检索。查看是否存在相同或高度近似的现有技术。
创新点定位矩阵:
维度 | 基础创新 | 组合创新 | 效果创新 |
|---|---|---|---|
检索结果 | |||
保护强度 | ★★ | ★★★ | ★★★★ |
3. 代理师协同作战
技术解密会:准备1页技术摘要+5页核心原理图
保护需求清单:
✓ 核心发明点(必须保护)
✓ 衍生技术点(建议保护)
✓ 防御性公开点(可选公开)
1. 权利要求攻防体系
金字塔防御模型:
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要适中,既要尽可能大,又要确保足够的新颖性和创造性作为支撑。
多路径保护策略:
▶ 主方案:保护核心技术框架
▶ 子方案:保护具体实施形态
▶ 预备方案:针对审查预设修改路径
2. 说明书弹药库
实施例组合拳:
基础实施例(证明可实现性)
变形实施例(展示保护范围)
极限实施例(验证技术边界)
效果对比表:
技术特征 | 传统方案 | 本方案 | 提升幅度 |
|---|---|---|---|
参数A | 100MPa | 150MPa | 50% |
1. 审查意图解码
三性缺陷诊断表:
不要盲目反驳。先读懂审查员的核心观点:审查员认为缺乏“三性”(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中的哪一个?引用的对比文件是否准确?他的质疑点在哪里?
2. 修改与争辩双轨制
防御性修改:
▶ 将权2中具有意外效果的特征补入权1
▶ 将说明书实施例补充为从属权利要求
进攻性争辩:
区别特征技术解构(技术原理拆解)
对比文件技术鸿沟分析(技术启示缺失证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认知水平论证
1. 审查加速通道
优先审查: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6个月结案
预审备案:通过保护中心预审可缩短40%周期
2. 分案战术
时机选择:
▶ 收到第一次OA后
▶ 授权前主动提出
技术切割标准:
✓ 独立发明构思
✓ 不同技术问题解决路径
✓ 可单独实施的技术模块
3. 代理机构选择矩阵
评估维度 | 基础所(5年以下) | 精品所(5-10年) | 战略所(10年以上) |
|---|---|---|---|
机械领域 | ★★ | ★★★★ | ★★★★★ |
电学领域 | ★★★ | ★★★ | ★★★★★ |
生物领域 | ★ | ★★★ | ★★★★ |
专利代理人首先需要阅读技术交底资料,提炼出3-5个核心关键词,然后进行全面的技术检索。检索范围包括:
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
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深入研读,重点包括:
此阶段需要制作详细的对比表格,记录每项技术的优缺点,为发明点确认奠定基础。
将分析结果与发明人进行充分沟通:
这一环节通常需要1-2轮沟通,确保发明点既具有专利性,又能满足客户的商业需求。
围绕确认的发明点重构技术方案逻辑:
此阶段常采用思维导图工具,构建从问题到解决方案的完整逻辑链条。
按照规范撰写全套申请文件:
撰写过程中需反复核对技术交底内容,确保准确反映发明实质。
对于特别复杂的技术方案(如涉及多个技术领域的交叉创新),整个流程可能需要1个月或更长时间。代理机构案件积压时,排队等待时间可能额外增加1-2周。
专利撰写是技术、法律和商业策略的结合体,专业代理机构通过系统化流程确保申请文件的质量。理解各阶段的价值有助于申请人更好地配合工作,最终获得保护范围合理、稳定性强的专利权利。
PCT(专利合作条约)体系为申请人提供了更长的决策窗口期,使企业能够更科学地规划全球专利布局:
根据中国《专利法》第20条:
国际专利保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技术、法律和商业策略的有机结合。建议创新主体尽早咨询专业代理机构,制定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全球专利战略。
1商标到底是什么?
2商标抢注行为的定义